學風建設進行時|每天進步一點點——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獲得者盧建文專訪(圖文) |
||
|
||
盧建文,是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學術水平突出,科研成果豐碩。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等SCI期刊發表論文6篇,其中4篇影響因子大于5,有1項發明專利已獲授權。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博士期間盧建文恪守一點,那就是每天學習到一些新知識或新技能,0.99365<0.03,1.01365>37.78,短時間內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在日積月累下差距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科研上進步一點點 2013年9月,盧建文進入水院環境增值能源實驗室學習,師從劉志丹老師,從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研究。因為與本科所學專業有些跨度,初入實驗室時,很多事物對他來說都是陌生的。“那段時間對我來說是十分艱難的,看到師兄們每天查閱英文文獻,我也嘗試閱讀相關領域的英文文章,但是發現其實這并不是簡單的英文閱讀理解,其中有很多專業詞匯,我根本不懂它們的意思,一頭霧水”,盧建文如是說。后來,在師兄的建議下,他從一些中文文章看起,慢慢積累該領域一些專業詞匯,在紙上寫下一天學習的2-3個詞匯,自己去復述大概的意思,大約一個月,就差不多掌握了相關領域的關鍵詞,讀英文文獻也漸漸順暢起來,也為后來的論文寫作打下了基礎。 生活上進步一點點 盧建文于2017年9月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下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習一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環境優美,風景秀麗。但是對于初次來到美國的他來說,有些陌生。其中一大挑戰就是吃飯問題,雖然學校有幾家中餐館,但是相比于農大餐廳的美食來講相差甚遠。大多數時間需要自己做飯,盧建文在做飯方面是一個小白,一開始的一周只能自己煮面拌老干媽醬吃。他不甘于現狀,在下廚房軟件上學習飯菜的制作,每周能學會1-2個飯菜的做法,幾個月下來已經會做10多個菜,雖然沒有大廚做的那樣美味,但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安于現狀,困難不會解決,但是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每天學習一點新技能,日積月累,也能成功。 運動上進步一點點 生命在于運動,業余時間,盧建文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運動,他愛好廣泛,包括羽毛球、網球、乒乓球都有接觸,但最喜愛的莫過于籃球。說起最喜歡的球星,他最喜歡的是詹姆斯。他覺得詹姆斯在2011年總決賽失敗后,并沒有氣餒,而是從自身尋找原因,雖然當時詹姆斯已是頂級球星,但是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休賽期拜師奧拉朱旺苦練低位技術,終于在2012年東山再起,獲得生涯首冠,這讓盧建文欽佩不已。熱愛籃球的盧建文自認為打球其實很水,與盧建文同一實驗室的美國小伙Jamison籃球打得很好,業余時間盧建文總是約Jamison一起去打球,與其說是打球,其實更多是在向Jamison 學習打球的技術,比如說投籃的姿勢及一些戰術的跑位等。經過Jamison 的指導與自己的練習,盧建文的球技也在一點點進步,他們實驗室組隊參加了水院的3V3籃球比賽,最終獲得了季軍。 在研究生學習期間,盧建文學到了很多,他說生活中荊棘滿路,我們要敢于直面困難,不斷進取,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審核 閆婷婷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